![]() |
王涛:赵老师好,首先恭贺您近年多次在科创方面的书画展上获奖,请您谈谈您自己在书法和篆刻上的审美取向。
赵老师:纵观当代书法主要呈现出两大审美取向,一个是以取法传统经典为主,传统经典是历朝历代文人赓续遵循的书法传统正脉,其参照系数以历代经典风格为圭臬,既有魏晋以来被公认的传统文人的书法样式,也包括先秦以来的成熟金石碑刻等,社会基础广泛。
当书家沉溺追摩古人技法时,若墨守一家,执法不变,在酷似与绝肖中,渐渐消磨掉个性与才华。唐代李邕名言:“似我者俗,学我者死。”真正的艺术永远不是“是”的重复,而是“似”的超越。
另一支系主要是承袭清代碑学以来的传统,在正脉之外另辟蹊径,把视野从经典伸向了民间,着力从偏冷的民间书法中汲取养分,大胆的掺入现代空间构成意识和创新笔墨,善异好奇,张扬个性,追求趣味,不守成规,从而凸显出特定时期的创新精神。
以急功近利的速成取代了十年冷板凳的积累,以沉醉于玩形式技巧或粗制滥造掩盖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匮乏。市场机制的逐利也会对书法创作产生误导,让书家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。书家之间相互比职务高下,比润格高低,比画室大小,忽视精神的颐养,带来的弊端是当代书法精神的滑落与文化的衰减。
就我自己而言,“艺之至,未始不与精神通。”书法艺术是书家精神的外化,而精神则是心灵流淌出来的生命气象,包括胸怀、人格、情操、品格、境界直指本心。书法、篆刻从甲骨、金文(简牍、帛书)、到大篆小篆、隶、草、真、行发展至今源远流长,书法、篆刻的技法、文化、精神早已相互渗透,相濡相生,形成了一个浑然一统的生命体。我希望自己能全面继承传统,又能正确看待三者关系,以传统来引导自身,并积极乐观,阳光自信的去发展自己的书法和篆刻艺术。
著名书画家赵九公先生简介
赵昱辛,字九公。自幼喜爱传统文化,青年时从师于书法教育家郑彦伟先生(中国书协会员、北京书协创会会员)学习书法,后从师于山水画家傅洵先生、高北风先生,研学诗书画印。长于行楷、篆刻,花鸟、山水。后创办海知堂,与老师郑彦伟先生一道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篆刻的教学与推广。
现为东城书画研究会会员,担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书画协会书画老师,作品多次在中国科学院工会等相关系统的展览中获奖,部分作品被中科院领导赠送国际友人,赢得了广大藏家和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。
产品简介 :
访赵九公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