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美国怎样处理矿难?
    发布时间 : 2022-05-17

    文 王涛

      2010年4月5日,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了一起煤矿爆炸事故,造成29名矿工死亡。这是1984年以来美国伤亡最严重的一起矿难,在美国本土和西方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    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矿难本身,而是这起矿难的处理结果:煤矿公司被追究法律责任,被当局处以罚款加赔偿超过2亿美元;立法机关要查缺补漏;唯有政府监管部门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没有人为此丢官受责。作为主要监管部门,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公众与舆论的责难。

      这是为什么?

      信息公开在第一时间化解了压力

      矿难后,美国民众进行了大规模的追责,探究灾难发生的原因。矿难发生当天,民众舆论的矛头首先直指政府主管部门——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,该局是否工作到位、监管得当?面对汹汹的舆论,美国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怎么做的?

      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特事特办,将该煤矿的监管记录打包到一个文件中,供网民浏览。在这个文件包中,可以看到“煤矿警告、命令和安全”的数据库,输入该煤矿名称,逾千条数据条目清晰可见,这些数据,是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对该煤矿进行监管的流水记录。每一条记录,都包括检查的时间、结果、违反的法律条款、处理的意见、煤矿是否申诉等数据项。数据显示在矿难发生的近两个年度,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对该煤矿进行了频繁的检查,2010年3月仅一个月就做了53条违规记录,这些数据反应了美国煤矿安全健康局尽职尽责,甚至可以说高度关注该矿的安全问题。

      正是因为这些信息“金指标”的及时公开,使得煤矿安全健康局在民众的视线中迅速“脱责”,并最终使该局能在舆论追责中化解了压力、没有产生信任危机。

      信息公开营造了公信力

      公开的逾千条数据基本上都是信息“金指标”,用数字说话没有空洞的报告。这些数据表明,该煤矿的安全生产早已亮了红灯。2009年,该煤矿共有515条违规记录,被处以897325美元罚款,违规次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.6倍。在当年1月7日,其因为通风设施的问题,被处以66142美元罚款,是该矿金额最大的一次罚款。甚至该煤矿事故发生前的一个月就有53条违规记录,其中12条与地下逃生通道和通风设施有关。信息“金指标”体现了政府部门严格监督、检查和执法,体现出政府部门的作为和对生命的尊重。这样才使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得到了监察机构和民众的认可,信息的公开也反过来提升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。

      信息公开凸显了监管部门廉洁

      社会大众对惨剧事件的第二个焦点是:既然隐患如此之多、如此严重,为何没有进行整改,及时杜绝惨剧的发生?——— 信息公开的1000多条数据记录提供了答案。煤矿安全健康局的官员解释说:为了保证公平,安全审查中设有法律层面的申诉制度,在最后的申诉结果出来之前,该局无法关闭煤矿。不幸的是,申诉过程复杂冗长,梅西公司正好以此作为缓兵之计,不断提出申诉,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。数据显示,在202项比较严重的警告中,梅西公司对154项进行了申诉;对于前100宗大额罚款,梅西公司只认了15%的账。这组信息的公开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,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在法律法规层面针锋相对的具体角力(后经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,查明梅西公司的政治献金集中于几个有前法官履历的议员),体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廉洁。

      信息公开有利于沟通解决问题

      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处罚,这场似乎可以避免的灾难何以发生?罪魁祸首梅西公司被推向了风口浪尖!关注的焦点很快转移到梅西公司的管理层上。同时透明性极高的、及时主动的信息公开,使矿工群体、社会大众了解了事实的真相,矿工群体有了可陈述的大量证据。信息公开还有利于传导政府及法律层面的支持,促进了矿工群体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,加大了行政、司法、社会有理有据的压力,使梅西公司无法抵赖和拖延,得到了惩罚,煤矿矿工群体得到了及时的补偿,从而避免了矿工群体与矿业公司发生大规模危机事件。

      4月15日,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专门讲话,对西弗州的矿难作了基本结论。他认为,一是梅西公司管理不善;二是复杂冗长的申诉制度纵容了生产隐患长期存在,因此立法机构要查缺补漏,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悲剧。

    上一条:毛主席书法艺术冠绝一时

    下一条:盘点英国细致入微的公共管理